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科大学者/故事正文

柴之良:外语教研室的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1-05-17  点击:

1986年,山东矿业学院外语教研室被煤炭工业部评为非生产单位唯一先进集体。

当时这个荣誉很不起眼。作为煤炭行业来讲,学校并不是煤炭部的主体;而对矿业学院而言,外语教研室更不是它的重点教研室。

外语教研室之所以获得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的英语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当时的大学外语,包括大学英语、大学俄语等,统称为公共外语,简称“公外”。20世纪80年代前,“公外”在大学里是不受重视的一门课,“公外”老师也没有地位。从外语学院毕业的学生,分到哪个学校去当“公外”老师,感觉就好像低人一等。20 世纪8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1982、1983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外语就“热”起来了。外语教学受到空前的重视,外语老师也累起来了,每人教的班级都很多,因为所有的学生都要学外语。尤其是从八五级开始实行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更给教师加重了任务。

当时的学校领导,对外语都比较重视。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搞好外语教学,外语教研室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其中之一就是分级教学。具体来说就是新生入学以后,先进行英语水平摸底,根据摸底考试的成绩,分成A班、B班和C班。A班是快班,B班是中班,C班是慢班。大学英语,从以前不起眼的一门课程,成为一门最重要的课程,给英语老师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大家都感觉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总要想办法让学生过关嘛。为了给学生鼓劲,老师们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老师好好教,学生好好学,这个四级考试没什么了不起,肯定能过关。当时,我任教研室主任,我提出的要求是:正常地教,认认真真地教,不要加班加点,不要搞题海战术,不要成天做模拟考题。

当时提出这个要求,我是有底气的。因为以前的外语教学,通用的套路是抓阅读能力培养,把读懂课文、学会语法分析作为重点,对于听说,根本不管。在这个模式下,题海战术是有效的,但四、六级有很大一块是听说能力测试,这个模式就不灵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家动脑筋、想办法,进行了另一项改革,就是和电化教研室合作,开展一个录像教学和老师面授相结合的实验,即用外教制作的教材录像和我们自己老师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先到电教室看录像,听外国人讲地地道道的英语,然后再回到教室,听自己的老师讲。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学了多年的英语,光听老师的,从没听见过英国人美国人怎么说,这才是真正的英语,而不是中国式英语。

这项改革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在以后的英语四级考试中,与全国十二三个煤炭院校相比,山东矿业学院的四、六级通过率年年都是第一名。我以前也打听过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八级统考的情况,有一次到上海化工学院,现在叫华东理工大学,去找他们领导了解情况,他们的八级考试通过率只有百分之几。而我们新办的英语专业,通过率年年都是90%以上,我觉得如果不是那么多老师在苦干,根本取得不了这个成绩。

其他兄弟院校来取经,我介绍经验时,总是非常谦虚地说:“我们不加班加点,也不搞题海战术,只要老师把课教好了,学生学好了,对付四级考试肯定没问题。”

除了围绕四、六级考试的改革,我们外语教学还做了其他一些有益的尝试,包括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英语与俄语的结合等。

为了克服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外加一个录音机的教学模式的不足,利用实习的时间,我们还组织学生搞科技资料的翻译工作。这些资料都来自一线,比如说兖州矿务局新进口设备的外文资料。那时候先进的设备,比如说综采设备,都需要进口。学生拿来资料先翻译,我们老师再逐字逐句校对。这个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很大,因为有很多技术术语,我们都不是很懂,只能是边译边学,边学边译。那个阶段,我们翻译的资料很多,大概有好几纸箱子。经过这样的努力,我们老师和学生的外语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研究生外语教学出现的问题比较复杂。因为当时的研究生,有些人本科阶段学的是俄语,到了研究生阶段,又改成英语。如何让他们完成过渡,这个问题比较伤脑筋。由于英语与俄语的发音、语法都不同,我就在上课的时候,让他们进行两种语言的对比。比如发音,俄语比较简单,基本上是一个字母读一个音。而英语发音麻烦,一个字母有好几种读法。语法教学当中,英语当然比俄语简单多了,俄语都能学得很好英语还会差吗?在这种对比的基础上,英语课文教完后,再翻译成俄文发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对比。这样的对比,效果很明显,学生的信心也得到了加强,学起来也变得轻松。

经过我们的努力,学生的英语越学越好,我们的成绩也越来越大,并成为当时山东省外语教学研究会的典型。后来,我也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1986年,太阳官网外语教研室又被煤炭部评为先进单位。

选自《科大故事①》(2016年9月出版)(讲述:柴之良 整理:许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