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科大学者/故事正文

王明远:“四大名补”对学生的真爱

发布时间:2023-04-17  点击:

土木系(1971~1980年改称地矿系,1981~1986年改称矿建系,1986~1999年改称土木系,2000年改为土建学院)老师对教学要求非常严格,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培养质量。这一点,很多校友记忆深刻。

当时在学生中流传的“四大名补”,其中三位是土木系的教师,一位是基础部教师,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学习高标准、严要求,把督促每个学生好好学习贯穿到每个教学环节中。授课的水平高,讲课认真,对学习要求严格,重视教学质量。单说考试,他们就一直坚守高标准、严要求,学会了就能及格,不及格就是要复习,再学一遍,补考一次就是重复学习一遍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学习又深入一次,印象也更深刻。他们的教学理念中都有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严是爱、宽是害”,学生只有把知识学到手了,到社会上才能干出一番事业。这个观点我很赞成,也鼓励所有教师都向他们学习。

由于在土木系的时间比较长,我对“四大名补”中的陈子荫、张书诚、黄靖比较熟悉,现在就讲讲他们的故事。

陈子荫1979年调入太阳官网,他是新中国第一批矿建研究生,学术造诣深,其中岩石力学研究水平在国内很有影响。许多从事岩石力学研究的同行,在读过他的科研论文后,都很佩服他的力学功底和学术水平。但是陈老师为人低调,不自夸、不张扬,在公共场合很少露面。他主讲岩石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课程,考试及格率都不到50%,最高分也只有70多分。陈老师一直说,大学讲课就要高起点,要给学生真材实料,绝不能糊弄,考试也必须严格要求,只有努力、勤奋才能学会、考过。考不及格无非两种情况:一是不努力,这是主要原因;二是基础差,这是次要原因。勤能补拙,只要勤奋学习就能考过,考不过就说明还没学会,那就要补考。陈老师授课的那些班级,学生学习最刻苦、基本功最扎实。凡是听过陈老师讲课的人,无不被他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精神所折服。他先后给本科生、研究生讲授岩石力学、塑性力学,开设张量分析、岩石力学反分析等难度较大的前沿课程,为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奠定了基础。他与冯豫教授先后培养了魏悦广、梁立群、范秋雁、王渭明、尤春安、吕爱钟、李术才、朱珍德、杨德茂、朱杰兵等优秀人才。陈子荫老师不仅对学生严格要求,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但他对学生的爱自始至终没有停止过。他的事迹,《山东科大报》曾以“一个老教授的情怀——清明节回忆陈子荫”报道过,这里我还是要强调两件事。

第一件事,退还节约的科研经费。陈子荫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具有很强的科研创新能力,曾在20世纪 80年代承担国家基金项目,按政策规定,当时由龙口矿务局提供试验基地和配套资金,因此,龙口矿务局拨付项目经费8万元。在开展研究工作的过程中,陈老师十分勤俭节约,从不多花一分钱,项目完成后,经费结余3万元,他把节省下来的 3万元如数退还龙口矿务局。这是历史上没有过的先例。因为科研经费是按计划拨款,科研人员省吃俭用才会有结余,即使有结余,拨款部门也不再收回。认识陈老师的人都知道,陈老师经常粗茶淡饭,简衣素食,直到去世前,家里的沙发还是人造革的,即使和一般家庭相比,陈老师家的家具也没有件像样的。

第二件事,捐赠四万元资助贫困学生。陈子荫老师至诚关爱学生,2011年,他临终前嘱托他的夫人王淑梅,将其省吃俭用节约的四万元现金交到学校,用于资助贫困生学习。王淑梅到离退休工作处转交现金时,离退休工作处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当即向校领导汇报。校领导认为陈子荫教授退休金不高,家庭并不富裕,交2000元表达心意就可以了。但王淑梅说:“这是老陈的遗愿,他生前关心学生,走后仍不忘贫困学生,我一定要实现他的遗愿。”后来,征求他们三位子女的意见,其子女均表示支持这种善举。最后学校接受了3.8万元,其中1.9万元用于泰安校区学生“涌泉工程”,另外1.9万元纳入由退休教师发起的爱心捐助活动基金,用于资助优秀贫困学生。陈子荫老师一生淡泊名利、正直正派、品德高尚,表现出中国知识分子的高贵品质。

张书诚老师讲授的井巷工程课程补考率也很高,而且要求严格,考试卷面成绩就算差 1分也不给及格。他兢兢业业,无论是批改作业还是批阅试卷,要求都非常严格、细致,连错别字、标点符号都会纠正,对内容以及文字的要求更严格。有一件事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使用中国矿业大学编写的《井巷工程》教材时,张老师曾在教材中找出 240多个错误,包括标点符号、文字、内容等各个方面,他在教材上手写更正后将教材寄回中国矿业大学。这让当时主编教材的老师十分震惊,给张老师回信表示感谢,对他严谨治学的态度表示佩服。张老师这种严格认真的工作态度,不仅是针对全日制的大学生,凡是经他授课的学生都这么严格要求。其中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肥城市委托学校开设的大专函授班里,有个学生“井巷工程”这门课考试不及格,补考3次仅差1分也没考及格。张老师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生。

黄靖老师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力学专业,他的力学基础深厚,主讲结构力学、弹性力学等课程。他备课充分,上课从开始到最后下课几乎不翻教材。他思路清晰、逻辑性很强,板书认真,关键知识点、步骤一目了然。黄老师热心与学生互动,只要学生有不明白的,无论是课间还是答疑时间他都不厌其烦地讲解。同时,他教学精益求精,他讲的结构力学是两个专业的主干课程,学时多。由于备课、批改作业工作量大,有一次讲课时甚至晕倒在课堂上。黄靖老师教学起点高,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学生考试经常有一半不及格。而且补考的试卷不降低难度,此举促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更加努力。记得我担任系主任时,有一个学生结构力学课考试不及格,就托熟人找我说情,我说黄老师做得对,他严格要求是爱护学生,不及格就要努力下功夫复习,争取补考及格。所以,“四大名补”确实是名不虚传,他们几个人对教学质量的要求非常高,一定让学生把本领学到手才行。黄靖为人正直,作风正派。2017年毕业20年的学生回校相聚时,一个班就有5名同学主动提到自己的结构力学课程补过考。其中1名学生说他在设计院工作,负责结构设计,用的就是结构力学知识,得益于黄老师教得好、要求严,不然很难胜任现在的工作。

正是有这么一批严格要求的老师,才不断积淀形成了科大严谨、认真、务实、严格的工作作风,这种作风体现在学生的教育、管理全过程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学生们在毕业10年、20年、30年返校相聚时,他们仍然怀念、感激严格要求他们的任课老师、辅导员。他们体会到在学校培养出的这种严谨认真的学习风气的益处,特别是走上领导岗位后,更加体会到严格要求的重要性。所以,老师严格要求的这种作风应该大力提倡。

选自《科大故事②》(2018年12月出版)(讲述:王明远 整理:徐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