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队实习
1981年,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找矿专业即将停办。该专业最后一个班(找矿“七七班”)进入教学计划重要环节—毕业实习,停办专业的消息无疑对学生、对老师都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加上实习经费短缺,难以找到既专业对口、又能容纳41名学生的矿山或地质队进行毕业实习。在重重困难面前,时任教研室主任吕鹏菊在做好安定学生和教师工作的同时,带领老师们以对国家、对学校和对学生认真负责的精神,排除万难,保证教学质量,打好毕业生实习的“攻坚战”。
那时,我和秦清华老师夜以继日地奔走在黄河南北,从鲁西到鲁东,走访了一个个矿山和地质队,结果都难以满足我们的要求。经教研室研究讨论后,决定既不去矿山,也不去地质队,而是自力更生开辟新的实习区。
新开辟的实习区定在济青铁路西段、王村以北的邹平火山岩盆地及周边地区。这里山峦起伏,岩石出露比较好,地质内容比较齐全,适合专业需求,师生全部食宿在南边的八三厂。根据专业和教学要求,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分别对区内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浆及火山活动进行实地勘测和研究,老师们也分到各个组,带领同学们翻山越岭,从宏观目视观测地质现象和地质体的展布规律,到在放大镜下微观观察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并作详细的记录和素描,然后分阶段举行现场讨论,启发同学们独立思考,说出自己的认识。
同学们在这种开放式和主动式的实习中,表现得既轻松又严肃认真。面对这个陌生的地区,许多未知的地质现象都要靠自己亲手收集资料和论证,强烈的求知欲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大家群情振奋,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有的同学在山上工作到很晚,以至于经常错过了食堂开饭的时间。
这次实习,由于全部资料都是同学们实地测试获取的,大家都很有成就感,所以在分析研究过程中做到了一切结论都建立在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上,他们的毕业论文中涌现出一些新的认识和新的方法,提高了该地区的地质研究程度。如该班的金之钧同学(现为中科院院士)的毕业论文中引用了高等数学中有限元的理论和方法,来阐述该地区地质构造的性质和活动规律,论文被当时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任教的王维襄老师看到后,连声赞扬并感叹说:“没想到你们学校(指当时的矿业学院)地质专业的学生竟然如此重视数学理论在科技中的应用,实属罕见!罕见!”
同学们对这次实习非常满意,纷纷表示:“这是毕业前一次‘硬碰硬’的实战训练,将来参加工作,心里也有底儿了。”
如今30多年过去了,找矿“七七班”的同学在全国各地不同岗位上做出的贡献和成就,证明了这次毕业实习为他们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毕业实习,师生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尽管专业即将撤销,老师们也许会改行调离,但每个老师都扑下身子耐心指导,与同学们吃住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形影不离,对身体欠佳的同学给予了热情的照顾。孙献伟同学罹患甲亢病,不能上山工作,老师们给予帮助,为他提供当天的记录和采回的岩石标本,帮助他观察,以弥补当天的不足……实习中类似这样的事情非常多。一位名叫胡文暄的同学(现为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山上深有感触地对我说:“经过这次实习,我深深地感受到,在这个世界上,最无私的情谊是父母和儿女之间的感情,再就是师生之间的情谊了。”这番话令我深受感动,从中体悟到,作为教师,只要心里装着学生,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就一定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就这样,多年来,这位同学的话时时都在激励和鞭策着我,去履行“用心耕耘”的誓言。
1981年地质队在山东玉林北邹平火山岩地区(右二为李永庆)
选自《科大故事②》(2018年12月出版)(讲述:李永庆 整理:田静)